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寶豐能源總資產規模達407.76億元,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4.67億元,同比增長39.1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7.34億元,同比增長78.46%。
對于上半年的業績增長,有業內人士評價表示,下游需求增長為一方面因素,更重要的是,寶豐能源在長期精益管理以及產業創新之下,具備了極強的抗風險能力,在去年及今年超低油價及超高煤價的環境之中仍然保持良好增長,公司還根據自身對產業的深刻理解,打造出“煤基新材料+綠氫能源”的良好產業稟賦,探索出了一個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寶豐模式”,為自身的可持續綠色發展賦予了充分動力。
高端煤化工引領業務結構升級
公開資料顯示,寶豐能源成立于2005年,主營業務涵蓋高端煤基新材料、精細化工產品、焦化產品等。
上市以來,寶豐能源營收和利潤實現持續增長。財報顯示,2019、2020年全年及2021年上半年,寶豐能源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35.68億元、159.27億元和104.67億元,凈利潤38.02億元、46.22億元和37.34億元。
其中,高端煤化工產品為寶豐能源的業績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2021年中報顯示,烯烴產品在總營收中占比52.02%,是寶豐能源的支柱之一,該板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4.45億元,同比增長23.15%。
總體上看,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整體上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產業化示范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其中,2020-2021年我國聚烯烴產能規模迅速擴張,2021年將可能會有超千萬噸的新增產能。雖然我國聚烯烴產量增長較快,但聚烯烴產品種類繁多、性能差異較大,目前還存在通用產品和高端產品仍需大量進口的局面。
對此,寶豐能源目前正在通過技術創新優化和高端工藝集成有效避免了同質化競爭,通過推進產品“高端化、差異化、定制化”的戰略進程,將產品豐富度和質量做到更優,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有望持續實現高端產品的進口替代。
2021年上半年,寶豐能源保持研發投入,重點對DFDA-7042、HD55110、HD6081、K-8003四款聚烯烴產品進行了性能指標優化,改進后的產品性能提升明顯,受到了客戶高度好評;此外,公司還新開發了中高流動抗沖共聚聚丙烯K8009、K7726H、高開口線性聚乙烯7042H等新品,客戶反應良好。
從聚烯烴產品升級的方向來看,“目前聚烯烴產品的發力方向主要聚焦在高附加值、綠色環保產品研發和改性。例如,聚乙烯可主攻茂金屬膜料、PE100RC管材料、大口徑管材料、PERT II、BOPE;聚丙烯可主攻低氣味、高結晶抗沖共聚物等產品。”業內人士說道。
其中,茂金屬產品因生產難度高、反應工況不穩定等原因,國內目前還處于開發階段。據了解,2021年7月,寶豐能源已經試生產茂金屬聚乙烯產品涵蓋注塑料M6040、PERT管材料M3506RTⅠ、薄膜料M2310三個牌號產品,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標準。
在烯烴板塊的帶動下,寶豐能源煤化工產業整體發展呈現上升勢頭。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焦炭產品實現營業收入39.35億元,同比增長67.52%;上半年精細化工產品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0.61億元,同比增長45.28%。
在此基礎上,寶豐能源正在積極拓展產業鏈。據了解,目前該公司的300萬噸/年焦化多聯產項目第一座焦爐預計于8月底冷態安裝完成,整個項目預計將在年底建成。
另外,寶豐能源寧東三期烯烴等項目也在加快推進。據了解,寧東三期的50萬噸/年煤制烯烴及50萬噸/年C2-C5綜合利用制烯烴項目目前穩步推進,其中包括25萬噸/年EVA裝置。甲醇及烯烴項目計劃于2022年底建成,EVA裝置于2023年建成投產。
氫能耦合助力實現“碳中和”
除了深耕高端煤化工項目,寶豐能源還在氫能領域進行探索和前瞻布局。
目前,寶豐能源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已經率先上馬了光伏電解水制氫項目。據了解,該項目采用單臺產能1000標方/小時的高效堿性電解槽制氫設備,并配套相應的氫氣壓縮與儲存設備,可年產2.4億標方“綠氫”和1.2億標方“綠氧”。
據寶豐能源方面介紹,2021年上半年已經有10臺電解制氫設備投入運營,計劃今年年底前上述項目全部建成投產。
據了解,在碳排放的過程中,固碳是其中的關鍵。而煤化工生產則與碳直接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煤制烯烴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是煤的碳含量高、氫含量低,而烯烴的氫含量高、碳含量低,因此,需要用煤和水制取氫氣,同時排放二氧化碳;油制烯烴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而采用新能源電解水制“綠氫”剛好可以替代煤制“灰氫”。目前,寶豐能源電解水制氫項目的正式投產意味著這一技術路線已經打通,只要有足夠的“綠氫”,煤制烯烴排放二氧化碳的問題就可以基本消除。
據了解,寶豐能源光伏電解水制氫項目采用國際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裝備,其設計理念便是將“綠氫”“綠氧”直供化工裝置,替代原料煤、燃料煤制氫和制氧。經測算,預計年可新增減少煤炭資源消耗約38萬噸、年新增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6萬噸、年新增消減化工裝置碳排放總量的5%,綜合效益顯著。
寶豐能源方面表示,公司規劃在未來20年持續投資建設新能源制氫業務,實現新能源制氫對化石能源制氫的全部替代。通過電解水制氫項目,公司可將“綠氫”“綠氧”與公司現有煤基新材料產業形成良好耦合,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有序實現碳減排。
多年規劃和產業布局之下,寶豐能源目前已經打造了一個獨特且可行的“寶豐模式”實現可持續綠色發展。公司所形成的“煤基新材料+綠氫能源”雙產業稟賦兩者相互促進,一方面通過先行邁向“碳中和”治理道路,公司未來有望確保當前產能挖潛增效以及新建產能有序擴張,另一方面,氫能產業鏈的領先布局也將為未來公司的產業發展提供更多可能。
待公司推進中的寧東三期項目和內蒙烯烴項目落成后,未來寶豐能源有望在產業結構以及產能規模所形成雙重優勢下繼續提升行業影響力,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效率、零碳清潔的可持續發展。